-
《本草纲目》 残卷
本草纲目 作者: 李时珍 成书年: 万历六年(1578年 形式: 52卷 内容注释 《本草纲目》是一部集中国16世纪以前本草学大成的著作,明代万历六年(1578年)定稿,万历二十三年(1596年)在南京正式刊行,作者为医学家、药学家和博物学家李时珍。此著收录于《四库全书》,为子部医家类。 PDF预览: -
《丛书集成初编》 伤寒篇
丛书集成初编 作者: 王云五 成书年: 1935-1937 形式: 4000卷 内容注释 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收录的范围非常广泛,原编分十大类五百四十—小类,举凡需常备作参考的古籍,大致已经包罗在内。所收之书,共分十类:总类、哲学类、宗教类、社会科学类、语文学类、自然科学类、应用科学类、艺术类、文学类、史地类。对於研究我国古代文化遗产,确是既实用又方便。 PDF预览: -
《黄帝内经》
黄帝内经 作者: 王云五 成书年: 先秦至汉 形式: 不详 内容注释 《黄帝内经》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,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“阴阳五行学说”、“脉象学说”、“藏象学说”、“经络学说”、“病因学说”、“病机学说”、“病症”、“诊法”、“论治”及“养生学”、“运气学”等学说,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,呈现了自然、生物、心理、社会“整体医学模式”(另据现代学者考证,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… -
《立齋外科發揮》 8卷/ 薛己著
立齋外科發揮.8卷/ 薛己著 作者: 薛己 成书年: 明代 形式: 8卷 内容注释 醫家內外科實相表裡,惟小兒為難治,故謂之「啞科」。雖瘡瘍為有形之症,然亦必先審乎脈。脈也者,氣血之運也。天以陰陽之運成四時,人以氣血之運成一身,以氣血之運定於所賦,移於所感,是故人有老少強弱之等,而脈亦有盛衰虛實之異。 PDF预览: -
《中西汇参铜人图说》 1卷/ 刘钟衡著
中西汇参铜人图说.1卷/ 刘钟衡著 作者: 刘钟衡 成书年:清代 形式: 1卷 内容注释 醫家內外科實相表裡,惟小兒為難治,故謂之「啞科」。雖瘡瘍為有形之症,然亦必先審乎脈。脈也者,氣血之運也。天以陰陽之運成四時,人以氣血之運成一身,以氣血之運定於所賦,移於所感,是故人有老少強弱之等,而脈亦有盛衰虛實之異。 PDF预览: -
《八陣方論 》
八陣方論 作者: 曾長泰 成书年: 不详 形式: 1卷 内容注释 书中首载各类制方总义,次分述各类附方、主治及其加减法。这些方剂均系作者根据临床实践创制的。既符合其八阵之法,又有实际效验。 -
《伤寒总病论》6卷/庞安时著
伤寒总病论.6卷/庞安时著 作者: 庞安时 成书年:宋代 形式: 6卷 内容注释 《伤寒总病论》6卷,约成书于宋咸平三年(公元1100年)是庞安时多年潜心研究《伤寒论》的结晶。书中前三卷论述伤寒六经证,后三卷论述暑病等热病。作者于书中正式提出寒温分治的观点,认为伤寒与温病是性质不同的两类外感热病,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创立和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。 PDF预览: -
《新雕孙真人千金方校注》30卷/曾凤 著
新雕孙真人千金方校注.30卷/曾凤 著 作者: 庞安时 成书年:宋代 形式: 30卷 内容注释 《新雕孙真人千金方校注》系唐代孙思邈《千金要方》重要传本,其刊刻时间要早于宋臣整理校正医书活动,更为接近孙氏《千金要方》原貌。因此,和世行本相比,该本对于揭示孙思邈学术思想之真、探讨唐初中医理论特点、研究宋人修改《千金要方》的理论依据、梳理唐宋历史转折时期中医理论的发展脉络,以及考察唐宋之交医学思想的转… -
《外台秘要方》40卷/王焘撰
外台秘要方.40卷/王焘撰 作者: 王焘撰 成书年:宋代 形式: 40卷 内容注释 《外台秘要方》汇古代名医巨匠临证经验,集当今专家学者集体智慧,有针对性地从数以万计的医著中精选书目百种,采用最佳版本为底本,认真校勘,合理注释,撰写导言,添加按语,分门别类,结集出版,以方便读者学习和使用。一卷在手,可以获得一把打开某个领域知识大门的钥匙;全套在握,可以获得一组破解整个中医学发展的密码。 所谓“必读… -
《史载之方》2卷/史堪撰
史载之方.2卷/史堪撰 作者: 史堪 成书年:元丰八年(1085) 形式: 2卷 内容注释 《史载之方》,方书,2卷。或谓即《指南方》。北宋史堪(载之)撰于元丰八年(1085)。兼收医论、医方。医论有四时正脉、运气生病、脉要精微、伤寒论、为医总论等。其中“伤寒论”篇,详析治疗伤寒“四失”,论述伤寒的病机和诊断,说理轩豁精透。“为医总论”篇阐述为医应认真辨证,谨慎用 药,议论平实可取。医方分列大府泄… -
《重校证活人书》18卷/.朱肱撰
重校证活人书.18卷/.朱肱撰 作者: 朱肱 成书年:大观二年(公元1108年) 形式: 18卷 内容注释 朱肱中第后曾任雄州(今河北保定)防御推官、邓州(今河南南阳)录事参军、奉议郎直秘阁等职。曾因上谏言“灾异”,并陈诉当政时弊,触犯曾布而罢官,乃隐居杭州大隐坊,究心医学。自《内》、《难》之后,张仲景著《伤寒杂病论》,始订定辨证论治的规范,但乏人进行系统研究,肱则潜心研读《伤寒》,提问析疑,“考… -
《鸡峰普济方》30卷/张锐撰
鸡峰普济方.30卷/张锐撰 作者: 张锐 成书年:绍兴三年(1133年) 形式: 30卷 内容注释 《鸡峰普济方》,方书,30卷。现存清代覆宋刻本(缺卷2、卷3、卷6、卷8)。南宋张锐撰,成书于绍兴三年(1133年)。清代陆心源疑为北宋孙兆撰(《仪顾堂集》卷19)。卷1为绪论及炮炙法,绪论共有医论70则,剖析病源,明辨病位,阐发治则、用药。卷4至27,按病证分类选录历代医方,凡2100余首。每方列… -
《普济本事方》10卷/许叔微撰
普济本事方.10卷/许叔微撰 作者: 张锐 成书年:绍兴二年(公元1132年) 形式: 10卷 内容注释 《普济本事方》,又名《类证普济本事方》或《本事方》,10卷,宋代许叔微撰。本书是许氏集平生所验效方,附以医案,并记其事实之书,故名。约刊于宋绍兴二年(公元1132年)。按中风肝胆筋骨诸风、心小肠脾胃病、肺肾经病等分为二十五类,包括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伤、五官、针灸各科。共收录373方,每方首列主治… -
《儒门事亲》15卷/张子和撰
儒门事亲.15卷/张子和撰 作者: 张子和 成书年:金代 形式: 15卷 内容注释 《儒门事亲》是金代著名医家张子和的名著,是一部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著作。 PDF预览: -
《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》8卷/刘守真撰
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.8卷/刘守真撰 作者: 刘守真 成书年:金代、元代 形式: 8卷 内容注释 本书共九篇三部,主要论述运气学说。本书主要论述五运六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,所论者皆本诸《素问》七篇大论;阐发了运气学说概念、原理、推演方法、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等基本命题;采用图表方式推演运气学说,则有通俗易懂和便于掌握的优点。 PDF预览: -
《伤寒论注解》7卷/张机撰 残卷
伤寒论注解.7卷/张机撰 作者: 张机撰,成无己注解 成书年:元代 形式: 7卷 内容注释 极表里、虚实、阴阳、死生之说,究药病轻重去取加减之意。”遵照王叔和旧制对《伤寒论》之编次不作任何改动。全书注解比较详明,能够阐析仲景辨证论治之理,立法处方之趣,对后世伤寒学派产生了巨大影响。但也偶有随文训释、自相矛盾之处。 PDF预览: -
《伤寒百证歌》
伤寒百证歌 作者: 宋.许叔微述 成书年:元代 形式: 不详 内容注释 《伤寒百证歌》是许叔微取仲景《伤寒论》中主要脉、证、方药,用歌诀形式归纳起来,编成七言歌诀一百首,大致卷一、卷二为伤寒辨证总纲歌诀,卷三至卷五为伤寒各种证候歌诀。其中仲景有论无方者,则取《千金》等书之方补入。同时引据古典医籍详予注释,并把自己多年研究伤寒的体会夹叙其中,加深读者对所论诸证的认识。此书内容丰富,歌诀合辙押韵,朗朗… -
《新刊惠民御药院方》20卷/元御药院编
新刊惠民御药院方.20卷/元御药院编 作者: 元御药院编 成书年:元代 形式: 20卷 内容注释 《新刊惠民御药院方》即《御药院方》是著名的元代宫廷医家许国祯所著。该书以宋金元三朝御药院所制成方为基础,进行校勘,修改其错误,补充其遗漏,于至元四年(1267)刻板成书。全书共11卷,收方1000余首,包括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五官、养生、美容等多方面内容。 PDF预览: -
《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》11卷/元孙允贤编
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.11卷/元孙允贤编 作者: 元孙允贤编 成书年:元末明初 形式: 11卷 内容注释 《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》是元末明初医家熊鉴于元至正三年(1343)元孙允贤《医方集成》基础上增订而成。《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》取陈无择《三因方》、严用和《济生方》方论诸说,并集录宋、元医家习用的重要方剂类编而成。全书11卷,分风、寒、署、湿、伤寒等56门,每门首先扼要论述病候,次选对证医方,简… -
《普济本事方》10卷/宋·许叔微撰
普济本事方.10卷/宋·许叔微撰 作者: 宋·许叔微撰 成书年:绍兴二年(1132) 形式: 10卷 内容注释 《普济本事方》,又名《类证普济本事方》、《本事方》。宋·许叔微撰。约刊行于绍兴二年(1132)。该书成于许氏晚年,为其生平历验有效之方、医案和理论心得的汇集之作,取名“本事”,意其所记皆为亲身体验的事实。 全书10卷,分为23门。包括中风肝胆筋骨诸风,心小肠脾胃病,肺肾病等脏脏常见病。及… -
《伤寒蕴要全书》6卷/彭用光撰 2卷
伤寒蕴要全书.6卷/彭用光撰 作者: 彭用光 成书年:明代 形式: 6卷 内容注释 是书续吴绶《伤寒蕴要全书》。一至三卷首论增补六经正病、六经传变人形图、伤寒十劝、金镜舌图、辟瘟法、简易便民伤寒救急秘方,并详述五运六气图、察色要略、脉法要略、《内经》脉要、仲景脉要及审证等,并对煎药服药法专篇论述;四至六卷论述伤寒证治,提出温病发热、热病、时气、寒疫、冬温、温毒等与伤寒的鉴别以及不同治疗,最后论述伤… -
《钦定四库全书》子部 1-6卷
钦定四库全书 作者: 纪昀等 成书年: 清代乾隆 形式: 36000余册 内容注释 《四库全书》全称《钦定四库全书》,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。在清高宗乾隆帝的主持下,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、学者编撰,3800多人抄写,耗时十三年编成。分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,故名“四库”。据文津阁藏本,共收录3462种图书,共计79338卷(相当于《永乐大典》的3.5倍 [1] ),36000余册,约八亿字。 … -
《东医宝鉴》25卷/许浚 著
东医宝鉴.25卷/许浚 著 作者: 许浚 成书年:朝鲜宣祖29年(公元1596年) 形式: 25卷 内容注释 《东医宝鉴》选方丰富实用,收载15类,1400多种药材。每方均注出处,并收录民间单方。主要纂辑自中国古代医书如《素问》、《灵枢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证类本草》、《圣济总录》、《直指方》、《世医得效方》、《医学正传》、《古今医鉴》、《医学入门》、《万病回春》、《医学纲目》等80多种,“纂辑”的另… -
《洞天奥旨》16卷/陈士铎 著
洞天奥旨.16卷/陈士铎 著 作者: 陈士铎 成书年: 清代 形式: 16卷 内容注释 《洞天奥旨》又名《外科秘录》,为清代名医陈士铎的外科专著。全书分16卷,首载经络图,次为通论四卷,诸症九卷,又有奇方三卷。其对外科疮疡,辩证精当,用法神妙,处方大多屡试屡验,为清代外科上乘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