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《傅青主女科》2卷/傅山著
傅青主女科.2卷/傅山著 作者: 傅山 成书年: 1849 形式: 2卷 内容注释 《傅青主女科》,妇科著作,2卷,清代傅山著,刊于道光七年(1827年)。本书卷上分带下、血崩、鬼胎、调经、种子5门,每门分若干证候,计38条、39病证、41方;卷下分妊娠、小产、难产、正产、产后诸证5门,共39条、41病证、42方。本书运用中医脏腑学说,阐明妇女生理、病理特点及诸病临床表现。诊断辨证以肺、脾、肾三脏… -
《新刊医家必用》3卷/孙应奎 著 残卷
新刊医家必用.3卷/孙应奎 著 作者: 孙应奎 成书年:明嘉靖三十二年(1553) 形式: 4卷 内容注释 《新刊医家必用》是明代孙应奎编著的一部临证综合类中医著作,成书于明嘉靖三十二年(1553)。本书一共三册,分为上、中、下。此本为明朝朝鲜刊本,收藏于日本内阁文库。《医家必用》共收录医方160余首。该书收方审慎,医方大多数是取自前人的经验有效之方,疗效确切。收方数量并不是很多,但是在各方加减使… -
《医门法律》6卷/喻昌著
医门法律.6卷/喻昌著 作者: 喻昌 出版年:不详 形式: 6卷 内容注释 《医门法律》为清初名医喻昌所著,全书共分六卷,卷一阐述四诊、《内经》及仲景学说法律,卷二至卷六分中寒六、中风门、热湿暑三气门、伤燥门、疟证门、痢疾门、痰饮门、咳嗽门、关格门、消渴门、虚劳门、水肿门、黄瘅门及痈肺痿门论述,每门之下先论病因病机及证治,再出法律,最后附方。法是讨论辨证施治的原则和灵活性,律是指出医疗差错的原因和… -
《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》11卷/元孙允贤编
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.11卷/元孙允贤编 作者: 元孙允贤编 成书年:元末明初 形式: 11卷 内容注释 《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》是元末明初医家熊鉴于元至正三年(1343)元孙允贤《医方集成》基础上增订而成。《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》取陈无择《三因方》、严用和《济生方》方论诸说,并集录宋、元医家习用的重要方剂类编而成。全书11卷,分风、寒、署、湿、伤寒等56门,每门首先扼要论述病候,次选对证医方,简… -
-
《新雕孙真人千金方校注》30卷/曾凤 著
新雕孙真人千金方校注.30卷/曾凤 著 作者: 庞安时 成书年:宋代 形式: 30卷 内容注释 《新雕孙真人千金方校注》系唐代孙思邈《千金要方》重要传本,其刊刻时间要早于宋臣整理校正医书活动,更为接近孙氏《千金要方》原貌。因此,和世行本相比,该本对于揭示孙思邈学术思想之真、探讨唐初中医理论特点、研究宋人修改《千金要方》的理论依据、梳理唐宋历史转折时期中医理论的发展脉络,以及考察唐宋之交医学思想的转… -
《伤寒总病论》6卷/庞安时著
伤寒总病论.6卷/庞安时著 作者: 庞安时 成书年:宋代 形式: 6卷 内容注释 《伤寒总病论》6卷,约成书于宋咸平三年(公元1100年)是庞安时多年潜心研究《伤寒论》的结晶。书中前三卷论述伤寒六经证,后三卷论述暑病等热病。作者于书中正式提出寒温分治的观点,认为伤寒与温病是性质不同的两类外感热病,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创立和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。 PDF预览: -
《古今医统大全》1-100卷/徐春甫著
古今医统大全.1-100卷/徐春甫著 作者: 徐春甫 成书年:嘉靖三十五年(1556) 形式:100卷 内容注释 全书共100卷,卷1有“历世圣贤名医姓氏”,介绍270多名医家传略。卷2~5为《内经要旨》、《翼医通考》、《内经脉侯》、《运气易览》等;卷6~7为经穴针灸;卷8~92为临床各科证治,包括内、外、妇、儿、骨伤、五官科以及老年病400余种,每病载有病机、脉候、治法、方药、易简诸方、灸法、导… -
《外台秘要方》40卷/王焘撰
外台秘要方.40卷/王焘撰 作者: 王焘撰 成书年:宋代 形式: 40卷 内容注释 《外台秘要方》汇古代名医巨匠临证经验,集当今专家学者集体智慧,有针对性地从数以万计的医著中精选书目百种,采用最佳版本为底本,认真校勘,合理注释,撰写导言,添加按语,分门别类,结集出版,以方便读者学习和使用。一卷在手,可以获得一把打开某个领域知识大门的钥匙;全套在握,可以获得一组破解整个中医学发展的密码。 所谓“必读… -
《四部丛刊·注解伤寒论》4卷
四部丛刊·注解伤寒论.4卷 作者: 汉 张仲景 著 晋 王叔和 撰次 宋 成无巳 注 明 汪济川校正 成书年:明 形式: 4卷 内容注释 是《傷寒論》的註解之作。有部份抄本題為嚴器之作,經考證應該是傳抄造成的錯誤。 -
《中西汇参铜人图说》 1卷/ 刘钟衡著
中西汇参铜人图说.1卷/ 刘钟衡著 作者: 刘钟衡 成书年:清代 形式: 1卷 内容注释 醫家內外科實相表裡,惟小兒為難治,故謂之「啞科」。雖瘡瘍為有形之症,然亦必先審乎脈。脈也者,氣血之運也。天以陰陽之運成四時,人以氣血之運成一身,以氣血之運定於所賦,移於所感,是故人有老少強弱之等,而脈亦有盛衰虛實之異。 PDF预览: -
《跻寿馆医籍备考》 7卷/日本·高岛久也、罔田元矩合撰
跻寿馆医籍备考.7卷/日本·高岛久也、罔田元矩合撰 作者: 日本·高岛久也、罔田元矩合撰 成书年: 1877年 形式: 7卷 内容注释 医学目录著作。七卷。日本·高岛久也、罔田元矩合撰。刊于1877年。本书将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医学校“跻寿馆”中收载大量的中国古医书,共1390部,分为二十余类,部次甲乙、条别异同、敷陈大义、介绍版本,是一部有关医书的目录学著作。现存日刻本。 PDF预览: -
《丛书集成初编》 伤寒篇
丛书集成初编 作者: 王云五 成书年: 1935-1937 形式: 4000卷 内容注释 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收录的范围非常广泛,原编分十大类五百四十—小类,举凡需常备作参考的古籍,大致已经包罗在内。所收之书,共分十类:总类、哲学类、宗教类、社会科学类、语文学类、自然科学类、应用科学类、艺术类、文学类、史地类。对於研究我国古代文化遗产,确是既实用又方便。 PDF预览: -
《伤寒论注解》7卷/张机撰 残卷
伤寒论注解.7卷/张机撰 作者: 张机撰,成无己注解 成书年:元代 形式: 7卷 内容注释 极表里、虚实、阴阳、死生之说,究药病轻重去取加减之意。”遵照王叔和旧制对《伤寒论》之编次不作任何改动。全书注解比较详明,能够阐析仲景辨证论治之理,立法处方之趣,对后世伤寒学派产生了巨大影响。但也偶有随文训释、自相矛盾之处。 PDF预览: -
《八陣方論 》
八陣方論 作者: 曾長泰 成书年: 不详 形式: 1卷 内容注释 书中首载各类制方总义,次分述各类附方、主治及其加减法。这些方剂均系作者根据临床实践创制的。既符合其八阵之法,又有实际效验。 -
《洞天奥旨》16卷/陈士铎 著
洞天奥旨.16卷/陈士铎 著 作者: 陈士铎 成书年: 清代 形式: 16卷 内容注释 《洞天奥旨》又名《外科秘录》,为清代名医陈士铎的外科专著。全书分16卷,首载经络图,次为通论四卷,诸症九卷,又有奇方三卷。其对外科疮疡,辩证精当,用法神妙,处方大多屡试屡验,为清代外科上乘之作。 -
《傷寒集註》 1-10卷/舒诏著
伤寒集注.1-10卷/舒诏著 作者:舒诏 出版年:乾隆35[1770] 形式:6册;24cm 内容注释 伤寒集注,六经定法,答门人问,痢门絜纲,女科要诀,痘疹直诠,麻疹论,醒医六书瘟疫论并方,直阳论,杂病论,论吐血,辨肺痈肺痿,黄茋白木不固表论,论治杂错轻重权宜法,论治虫法,论心跳远,辨脉篇。 -
《鸡峰普济方》30卷/张锐撰
鸡峰普济方.30卷/张锐撰 作者: 张锐 成书年:绍兴三年(1133年) 形式: 30卷 内容注释 《鸡峰普济方》,方书,30卷。现存清代覆宋刻本(缺卷2、卷3、卷6、卷8)。南宋张锐撰,成书于绍兴三年(1133年)。清代陆心源疑为北宋孙兆撰(《仪顾堂集》卷19)。卷1为绪论及炮炙法,绪论共有医论70则,剖析病源,明辨病位,阐发治则、用药。卷4至27,按病证分类选录历代医方,凡2100余首。每方列… -
-
《新刊铜人针灸经》7卷
新刊铜人针灸经.7卷 作者: 不详 成书年:唐代 形式: 7卷 内容注释 《铜人针灸经》系元代书商抄录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九十九《针经》的全文,析分为卷一-六,另附针灸禁忌一卷。原书成于唐代,作者已无可考,书中记载了一些常用要穴的针治经验,并附十二幅腧穴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