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九嶷山人仲威氏秘藏《地舆缠度》
书名:《 地舆缠度 》 刻印方式:手抄本 格式:PDF电子书 册数:一册 大小:3.7MB 页数: 76 页 年代: 明 作者: 刘基 著 简介: 《地舆缠度》本书抄者不明。卷首下署有“九嶷山人仲威氏秘藏”,疑其所抄。查杨廷福,杨同甫编《明、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》无号“九嶷山人”者,有号“九疑山人”者,与此书所记非为一人。以其称此书为“秘藏”推之,应为清人。 角木蛟十二度共亢金龙,九度郑之充州寿星… -
古代十大奇书之一的《山海经》
《山海经》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、历史、神话、天文、动物、植物、医学、宗教以及人类学、民族学、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,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《山海经》全书十八卷,其中「山经」五卷(又称作《五藏山经》),「海经」八卷(海内四卷海外四卷),「大荒经」四卷,「海内经」一卷,记载了100多邦国,550山,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、风土物产等讯息。 《山海经》从东、南、西、北四个方面介绍了中… -
《古今历代中华地图》
书名:《古今历代中华地图》 刻印方式:刻本 格式:PDF电子书 册数:一册 大小:22MB 页数:58页 年代:乾隆五十四年 作者:不详 简介: 禹贡九洲图、春秋列国图、秦三十六郡图、东汉洲郡图、两晋南北朝图、大明一统志图、大清国海陆道程图、战国七雄图、西汉洲郡图、三国洲郡图、唐十五道图 -
《刀笔大全》
[刀笔大全]惊心骇目名幕公牍大全一卷 《刀笔大全》是民国时期的法律文献,包含《讼师恶禀大全》《老吏批判大全》《名人公牍大全》《律师诉状大全》《滑稽判律大全》等五册。你提到的 “惊心骇目名幕公牍大全一卷” 可能是《刀笔大全》中《名人公牍大全》的一部分。 “刀笔” 一词,原指书写工具,古时人们在竹简上写字,写错了就用刀子削去,故刀和笔连称。后来,“刀笔” 逐渐指代官府中专门写案牍公文的吏员,也专指讼… -
《大唐西域记》
《大唐西域记》又称《西域记》,是由唐代玄奘口述、辩机编撰的地理史籍,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(646年)。 《大唐西域记》记载的是玄奘从长安(今西安)出发西行亲身游历西域的所见所闻,其中包括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城邦,还有许多不同的民族。书中对西域各国,各民族生活方式、建筑、婚姻、丧葬、宗教信仰、沐浴与治疗疾病和音乐舞蹈方面的记载,从不同层面、不同角度、不同深度反映了西域的风土民俗。 《大唐西域记》是研究印度… -
《大淸會典》
书名:《大淸會典》 刻印方式:刻本 格式:PDF电子书 册数:一册 大小:167MB 页数:1066页 年代:清 作者: 張廷玉 简介: 五朝会典是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、嘉庆、光绪五个朝代所修会典的总称,史称《大清五朝会典》《大清会典》,书名,简称《清会典》,清官修政书。 《大清会典》,一百六十二卷,清伊桑阿等纂,清康熙二十九年(1690年)内府刻本。《大清会典》(康熙朝)亦称《康熙会典》,是清入关后… -
《大清律例重訂統纂集成》
《大清律例重订统纂集成》是清代一部重要的法律典籍,以下是相关介绍: 成书背景:清朝在乾隆五年定名为《钦定大清律例》后,律文基本定型,之后主要通过增改例文来调整法律制度 。随着时间推移,条例不断增多且繁杂,为了更好地梳理和理解法律条文及相关案例,需要对律例进行系统的编纂集成,《大清律例重订统纂集成》应运而生。 :它以《大清律例》为基础,对律文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解读,同时收录了大量的条例、案例以及相关… -
《大理府志》30卷_卷首_(清)黄元治等纂_(清)李斯佺等修_抄本
《大理府志》三十卷首一卷,由清康熙年间黄元治等纂、李斯佺等修,以下是关于它的介绍: 清康熙三十年(1691 年),云贵总督范承勋等巡视金沙江,回驻大理时议及修志之事,随后委托大理府通判黄元治等进行纂修,于康熙三十三年(1694 年)成书付梓。 卷首:载有范承勋、王继文、诺穆图克等人的序,之后是黄元治的《自序》,再有《凡例》十六则。 正文:分地图、星野、沿革、疆域、山川、城池等三十目,条目明晰,反映… -
《大清律例》
《大清律例》是我国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君主专制王朝清王朝的国家法典。草创于顺治三年(公元1646年)五月,以《大明律》为基础,再加以修饰。前后经历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修订后始定型。经过高宗御览鉴定后,正式“刊布中外,永远遵行”,形成清朝的基本法典 。 清朝入关后,即从顺治元年开始,“详译明律,参以国制”,着手法典的制定,经顺治、康熙和雍正三朝的努力,法典逐渐趋于成熟。乾隆皇帝即位后,继续命臣工对前朝律… -
《筹海图编十三卷》明.胡宗宪撰.明刻胡维极校本
《筹海图编》内容中含有“舆地全图”、“沿海山沙图”、“沿海郡县图”、“日本岛夷入寇之图”等。由72幅地图组成的“沿海山沙图”,实际上是绘有岛、山、海、河流、沙滩、海岸线、城镇、烽堠等地物符号的沿海地形图。其中广东11幅,福建9幅,浙江21幅,南直隶8幅,山东18幅,辽东5幅。幅幅相连,犹如画卷,一字展开。海中的岛屿礁石,岸上的山情水势,沿岸的港口海湾,沿海的卫、所、墩、台跃然纸上,甚为详备。 记明… -
《博物馆鱼谱》
《博物馆鱼谱》是日本明治时期日本帝室博物馆(现在的东京国立博物馆)编的一系列博物图谱中的一种,以下是关于它的具体介绍: 内容与特点 鱼类种类丰富 :涵盖了众多珍稀鱼类品种,包括海洋鱼类、淡水鱼类等,为人们了解当时日本及周边海域的鱼类资源提供了珍贵资料。 绘画精美 :以东方画法为主,也融合了一些西洋画法,画工精湛,栩栩如生。画家们对鱼的形态、色彩、纹理等细节都进行了精心描绘,使每一条鱼都跃然纸上,具… -
《碧血录》
黄煜的碧血录记述明朝天启年间东林惨祸,极备详尽,其中描写奸佞恣虐之态,忠良吞气之苦,还要时时触及皮肉,死难者之一的顾尘客“狱中杂记”记载狱中有五苦五耻,所谓五苦是拶、夹、棍、钮、镣,五耻中有彼高坐谩骂叱咤也,我蒲服擎跪也……黄煜,明末文人,编写《碧血录》,逐日记录“六君子”入狱后,遭受严刑拷打的惨状:入狱当天,各打四十棍,敲一百下,夹棍五十下。 书籍目录:(知不足斋本)上 碧血录绝笔血书魏廓园先生… -
《百川学海》收录唐宋文人野史杂说的一部奇书
《百川学海》是宋度宗咸淳九年(公元1273年)左圭辑刊的丛书。书名取于汉代学者扬雄《扬子法言》:“百川学海而至于海”。 该书分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0集,计100种、177卷。后由明代吴永续之,凡30集,至冯可宾又扩充10集。所收多系唐宋文人野史杂说之属。 《百川学海》虽然成书晚于《儒学警悟》70余年,但因其流传较为广泛,影响远远超过《儒学警悟》。中国刻印最早的丛书。 《百川学海》的编成付梓,标志… -
以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为蓝本《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》
《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》三卷日本弘毅馆刊本相关信息如下: 基本信息 :日本庆应元年(1865 年)弘毅馆刊本,大本三册。扉页书名之右署 “明墨憨斋新编”,左下署 “弘毅馆开雕”。卷端署 “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”,次行署 “墨憨斋新编”。正文左右文武边,白口,无鱼尾,有界行,半叶十行,行二十一字,有极少量返点。 内容特点 :以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为蓝本,以其传奇经历为线索,生动展现了… -
《异说後唐传三集薛丁山征西樊梨花全传》九十回.同治二年金玉楼刊本
是一部具有丰富情节和鲜明人物形象的传统文学作品。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: 故事背景 作品以唐朝为背景,讲述了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,唐朝边境面临西番等势力的侵扰,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领土完整,薛家将挺身而出,展开了一系列征战的故事。 主要情节 薛丁山挂帅西征:薛丁山是唐朝名将薛仁贵之子,他武艺高强,精通兵法。在西番犯境的危急时刻,薛丁山挂帅出征,肩负起平定西番的重任。在西征过程中,他遭遇了众多艰难险阻… -
《永樂大典.殘二卷》明解縉等奉敕輯.隆慶中呂鳴瑒鈔本
《永乐大典》初名《文献大成》,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《永乐大典》。全书22877卷(目录60卷,共计22937卷),11095册, 约3.7亿字,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。 永乐元年(公元1403年),朱棣决心修一部巨著彰显国威,造福万代。宗旨是“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,至于天文、地志、阴阳、医卜、僧道、技艺之言,备辑为一书”。 《永乐大典》内容包括经、史、子、集,涉及天文地理… -
《永樂大典.卷981.小儿证治十四》
简介:小楷钞本《永乐大典卷之九百八十一》二支.小儿证治十四,南海康氏万木草堂宝藏。 小儿证治十四,明永乐大典南海康氏万木草堂宝藏,中医专著。全书共70页,总容量约为19.2MB 。 -
《岳飛本伝》
《岳飞本传》的选者是脱脱,校订者是筱原允文,嘉永四年刊本是该书在日本出版的一个版本,以下是关于这本书的详细介绍: 脱脱(1314 年 - 1356 年 1 月 10 日),亦作托克托、脱脱帖木儿,字大用,蒙古族蔑儿吉台氏,是元朝末年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。他自幼接受良好的汉文化教育,文武双全。脱脱在政治上推行 “至正新政”,试图挽救元朝危机,包括恢复科举、平反冤案等举措。在史学方面,他主持修纂了《辽史》… -
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唐律法《唐律疏義》
唐律疏義_三十卷_附_釋文_唐長孫無忌等奉敕撰_釋文_元王元亮撰_鈔本_有莫祥芝莫棠圖記 《唐律疏议》, 原名《律疏》,又名《唐律》。《唐律》自贞观年间编定,未有大的变动。唐高宗即位后,除对律文做过一些变更外,为便于施行,以长孙无忌、褚遂良等人参撰律疏,永徽四年(公元653年)颁行天下 ,这部律疏就是《唐律疏议》。 《唐律疏议》是唐朝律法及其疏注的合编,亦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唐律法,共三十卷。 《唐… -
《孔子庙堂碑》 22页/虞世南刻
孔子庙堂碑.22页/虞世南刻 作者: 虞世南 成书年: 唐武德9年 形式: 22页 内容注释 《孔子庙堂碑》,有数种,以唐虞世南所书最有名,故单称《孔子庙堂碑》或《夫子庙堂碑》,多指此碑。唐武德九年(公元626年)刻。虞世南撰书。为初唐碑刻中杰出之作,亦为历代金石学家和书法家公认之虞书妙品。此碑是为记述高祖武德九年(626)封孔丘三十三世孙孔德伦为褒圣侯及重修孔庙事而立。贞观七年(633)刻成,无… -
《山海经笺疏》
山海经笺疏 作者: 不详 成书年: 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 形式: 共一十八卷,约三万一千字 内容注释 《山海经笺疏》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、历史、神话、天文、动物、植物、医学、宗教以及人类学、民族学、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,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。 《山海经笺疏》展示的是远古的文化,记录的是大荒时期的生活状况与人们的思想活动,勾勒出了上古时期的文明与文化状态,为后世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 … -
-
《六壬针见血》1册
六壬针见血.1册 作者: 不详 成书年:不详 形式: 1册 内容注释 针见血者,六壬疾应之名也,昔苗公达,邵康节二先生之证案,乃当时人编合成书,凡分门类为卷有十六而为世之所珍重者矣。世人闻其名而未见其书,虽欲得之此秘书者不与轻传,或将伪书以愚人,故此原本稀见于世耳,余既得之,俟其贤者而守之,以垂不没于荒草中也。古之贤良将相广读是书,大则国家,小则一身,问吉凶可以预兆。后人凡遇此书,必要中心而守之,… -